top of page
pngtree-hand-painted-colorful-chinese-me

多功用艾草 成為客家經典食材

 

  大眾認識的客家文化中,比起油桐和桂花,民眾可能不會覺得艾草與客家有關連,但其實艾草與客家族群之間也有聯繫,從早期農業時代,客家先民就已用艾草入飯菜,直到現在,艾草仍然是客家族群在生活中常會使用到的植物。

 

  在艾草食品中,用艾草的葉子和入糯米做成的艾粄,是最為經典的,早期客家先民相信,吃了加入艾草的食物,具有去污除穢的功用,因此客家人會在清明節時吃艾粄,也作為清明掃墓祭祖祭品。艾草清熱解毒,又可以抑制肝火,早期客家人將艾草當作藥材用來治病,同時又因為農業時期客家族群需要大量的勞動和耕作,身體會大量流汗,因此必須補充鹽分,維持體力以及清熱退火避免中暑,因此艾草就成了每日飲食中必要的食材。

 艾粄是客家人的代表食物。攝影/劉昕翊
3.png

因為以前農人很需要體力去做一些農家的事情,需要草去退肝火,所以用艾草入食,在吃的時後中暑的情況會比較少,然後與糯米結合做成艾粄,吃的時候比較能感到飽食感。

客家米食 林老闆娘​ 

攝影/陳崑翔

是食材 也是藥材

 

  由於居住環境的原因,客家人的生活與植物息息相關,除了艾草在傳統飲食文化當中被廣泛運用, 還有很多草本植物被客家族群拿來使用。紫蘇也是客家飲食文化中常見植物之一,獨特的風味能用來入菜去除腥味,因此常被使用在魚肉的調味,而紫蘇也具有治感冒風寒和安定寧神等保健功能。紫蘇與艾草相同,除了能夠入菜還能當作藥材使用,兩者皆在醫療資源不發達的時期,被習慣利用周圍資源的客家人所運用,這也造就了客家飲食文化中,多數食材都有保健功效。

pngtree-hand-painted-colorful-chinese-me

以前的人都很可憐,沒有現在發達的醫學,需要自己採草藥治病,後來正好某家人沒有東西吃,盡量都吃山產,結果在草摘下來也可以吃,後來加了一些糯米覺得不錯吃,而且病也好了!因此一直流傳到現在。正好在春天為了緬懷祖先,就用艾粄祭拜。

2.png

客語薪傳師 張玉珍​ 

攝影/陳崑翔

  客家精神  如同艾草般堅韌

  艾草的應用是客家老祖先的智慧,在客家人家裡會有艾草的家,艾草的多元使用,幾乎讓人人家裡都為它留一塊地生長。即使在資源較少的丘陵地帶,艾草依然跟客家人的生活緊密相連,作為植物它擁有堅韌的特質,就和客家人的特質相呼應,儘管生活條件不好但能夠運用智慧將身邊的資源發揮到最大效用。從這裡能看出客家人擅長把材料物盡其用,也養成了客家人不浪費的惜物精神。

pngtree-hand-painted-colorful-chinese-me
 客家人的艾粄店鋪,艾粄也象徵著客家人的精神。攝影/劉昕翊

​攝影/陳崑翔

bottom of page